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快报 » 行业资讯 » 正文

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12  作者:yuanyuan  浏览次数:169
核心提示:  记者5月26日从北京城市副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会上选取东六环入地改造、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
   记者5月26日从北京城市副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会上选取东六环入地改造、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代表性工程,向公众深入、全面、形象地介绍了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在绿色建设、技术创新方面的成效做法。
 
  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办总工程师陈晓峰,首发集团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处负责人何历超,京投公司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枢纽公司副总经理李志刚,北投集团重大项目总监、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项目部总经理陈宏达,出席发布会并介绍相关重点工程项目情况。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主持发布会。
 
  工程建设采取创新技术、绿色施工
 
  “十四五”期间,城市副中心将掀起建设新高潮。为有效推动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项目高质量建设,陈晓峰代表副中心工程办着重介绍了副中心工程建设在技术创新应用、绿色施工等方面的相关措施。
 
  在技术创新应用方面。全面推进BIM技术深入应用,设计、施工严格按照副中心工程办研究制定的《基于BIM+的城市副中心智慧建造标准》进行BIM模型搭建,不断推进BIM技术从设计、招标、施工到运维的全过程应用。研发推广智慧建造平台,创新性地将工程管理与BIM技术相结合,对施工过程中的进度管理、现场协调、投资管理、质量安全、材料管理、劳务管理等关键过程进行直观有效监管,不断提升工程综合管理水平。在行政办公区采用地热能耦合传统能源调峰的供能形式,以地源热泵为主,多种能源优势互补、节能高效。运用“智慧运维控制系统”,通过监测地下热源的动态“峰谷变化”情况,自动调节系统运行,达到最高效节能目标。全力打造智慧工地,推进机器人等智能装备设备应用场景,通过AI识别、焊接机器人、地坪抹灰机器人、安全帽定位系统、塔吊运行监控及可视化吊钩等智能设备应用场景,提升施工效率,降低安全风险。推进建筑材料绿色循环利用,在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于室外人行道、下沉广场、绿道、室外绿化停车场、路基垫层等部位全面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实现建筑垃圾源头大幅减量,稳步推进副中心“无废城市”建设。
 
  在绿色施工方面。制定《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工程绿色施工指导意见》,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人力资源节约与职业健康安全、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提出了72项绿色施工措施,贯穿于工程项目招投标、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移交、保修全过程。指导意见提出五项基本目标,包括:严格执行高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新建政府投资及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实施装配式建造方式,降低施工现场垃圾排放量,减少施工现场用工量,提高质量和建造效率;优先采购全寿命期中环境影响小、环境绩效优的绿色建材,鼓励采用预制构件、整体卫浴、模块化内装产品,装配式机电产品等标准化部品部件,实现建造过程绿色化;实施碳排放策划,在工程规划与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碳排放控制,合理确定碳排放水平,制定合理碳排放控制目标,助力副中心率先实现碳中和;优先选用先进、适用、经济的绿色建造技术,打造绿色施工科技示范项目绿色施工样板工地,为推进绿色建造提供实践依据。指导意见主要体现了两大亮点,一是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职责做出详实规定,要求参建单位各司其职、协调分工、齐抓共管,通过落实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职业健康要求等工作措施,营造绿色低碳的建设氛围;二是将信息技术应用贯穿绿色施工过程,整合监控智能系统,应用BIM和5G信息通信技术打造智慧工地,推广自动化施工器械、智能移动终端等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应用绿色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对传统施工工法进行升级革新,实现技术创新,建立集成管理平台。
 
  接下来,副中心工程办将联合市住建委等相关单位,在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二期及三大建筑、东六环改造、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工程中推广实施该指导意见,确保实现目标控制点和绿色施工量化指标,切实将各项绿色施工措施落地、落细,切实高质量推进副中心规划建设。
 
  东六环改造:为缓解大城市交通病提供解决方案
 
  何历超代表东六环改造工程建设单位首发集团,介绍了东六环改造项目的项目背景与重大意义、工程特点及重点难点、建设理念及工艺技术创新。
 
  为缓解大城市交通病提供解决方案。东六环改造工程线路全长约16.3公里,分为直接加宽段和入地改造段,全线设置4座互通立交,9座加宽桥梁。其中入地改造段包含7.3公里盾构隧道及隧道内6座横通道。项目建成后,城市副中心12条规划道路、5条现状道路将实现东西向贯通,进一步加强东六环两侧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有效缝合城市,让通州城区与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融为一体;地面原六环将打造“高线公园”,预计增加绿化面积约50公顷,进一步美化城市空间,成为周边居民散步骑行的好去处。东六环改造工程成功利用超大直径盾构解决了高等级交通道路在城市区域引入地下对城市本身和对市民带来的生活、工作环境的诸多影响,对解决其他高速公路向市内延伸产生示范效应,为解决大城市交通病提供了一条有效解决方案。
 
  工程特点多、难度大。作为北京市第一条大直径盾构地下道路,东六环改造工程具备了以下五个特点。“长”:隧道段全长9.16公里,其中盾构段长7.34公里,盾构单次掘进长度全国第二。“大”:采用最大开挖直径达16.07m的超大直径盾构机,为北京市最大盾构隧道,同时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盾构隧道,隧道开挖断面达202㎡,盾构机始发、接收及施工风险较高。“深”:中间井基坑深度43.2米,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深度73.4米,是目前北京市开挖深度最深的基坑;隧道下穿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枢纽,最大深度约61米,是北京市埋深最深的地下隧道。“多”:工程穿越城市重点区域,掘进控制因素多;东六环改造工程所处区段地上风险源密集,地下空间环境复杂,盾构机将依次下穿通燕高速、运潮减河、通胡路、京秦铁路、地铁6号线、广渠路、北运河、滨河路、通三铁路、京津公路等重大风险源,面临一次性长距离穿越稳定性极差的高密实、强透水砂层等诸多挑战,对沉降要求极为严格,风险控制难度较大。“高”:工程紧邻副中心核心区和市民居住稠密区,运营安全和服务标准要求高。
 
  工艺技术先进。在空气治理方面,利用始发井、中间井和接收井设置3处通风排烟竖井,并配备国内最先进的空气净化设施,经过处理保证隧道内空气满足排放标准,实现低碳环保排放;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对隧道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一氧化氮化合物浓度、能见度、风速、风向等环境变化值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软件系统与风机进行联动,实现通风智能控制,确保洞内全天候空气质量。在隧道照明方面,采用智能控制方式,对照明灯具进行逐盏调光控制,按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交通量变化调节隧道入口段、过渡段和出口段的亮度水平,按交通量变化调节基本照明的亮度水平,使隧道内加强照明亮度适应于洞外亮度的变化,基本亮度适应于交通量的变化,从而使得隧道照明更加科学合理,获得节能效果。在隧道盾构主体结构最大限度采用预制构件,不仅减少了施工带来的噪音、垃圾污染,告别传统印象中工地尘土飞扬的场景,而且模具和生产设备皆可重复利用,最大限度节约了资源和成本。采用三通球阀+闭塞球式管路延伸系统,保证整个换管作业过程中,无泥浆溢出到隧道内,极大地改善隧道的施工环境,实现隧道绿色文明施工。首次在国内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中采用同步双液注浆系统,与传统单液注浆相比,同步双液注浆能够加快盾构隧道的施工进度,改善隧道的成型效果,同时较好控制地表及周边建构筑物的沉降。
 
  开创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模式
 
  李志刚代表京投公司介绍了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在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以人民为中心方面的做法和理念。
 
  践行绿色发展,实现碳减排。在减少碳排放方面,采用中深层地热等绿色可再生能源和市电与光伏发电、电制冷与冰蓄冷等能源供给系统,在保证用能可靠性的基础上实现大量节能,枢纽项目地上地下工程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枢纽内部实现冬季近零碳排放。在构建绿色环保交通方面,预留城市航站楼,优化枢纽布局和换乘系统,每天可为单向47万人提供安全快捷、舒适智慧的公交出行;多次优化规划设计,枢纽地下建筑由4层改为3层,节约投资近百亿元;构建集约化、智慧化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高质量”。
 
  全面协同创新,打造TOD枢纽典范。开创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模式,京投公司联合京津冀铁投公司、通投公司,成立项目公司进行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维护,保障了建设水平及管理效率。创新重大项目投融资模式,形成集政府专项债、固投资金、ABO资金等多渠道的资金平衡与投融资模式,实现双赢、多赢合作。构建交通“多路来多路解”模式,以4大站城核+60余个公共出入口组成的人性化立体步行体系,构建“多进多出+立体接驳”交通方案,实现交通多向集散,客流多路径进出。编制大空间消防策略方案,创新提出国内首个站城一体化消防技术导则,填补了行业空白
 
 
[ 资讯快报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快报
点击排行